6月27日,中国足协正式宣布,71岁的克罗地亚老帅伊万科维奇卸任国足主教练职务,结束其短暂执教生涯。这一决定源于6月5日世预赛十八强赛中,国足客场0:1不敌印尼,提前一轮无缘世界杯的惨痛失利。临危受命的是塞尔维亚人久尔杰维奇,他将以代理主帅身份率队征战即将到来的东亚杯。此次换帅被视为国足重建的关键一步,但能否借此摆脱亚洲三流颓势,仍需时间检验。久尔杰维奇的任命,不仅关乎短期战绩,更牵动着中国足球的未来走向。
伊万科维奇下课的背景与必然性
伊万科维奇的下课并非意外,而是世预赛失利后的连锁反应。6月5日,国足在客场以0:1负于印尼,这场败局直接导致球队提前一轮无缘世界杯,暴露出阵容老化与战术体系的致命缺陷。伊万固执坚持4-4-2菱形中场阵型,其单后腰配置在实战中被多次打穿,无法适应国足作为实力较弱一方的防守需求。世预赛的提前出局,让足协高层不得不迅速行动,以避免士气进一步滑坡。媒体早在赛后就爆料出潜在替代人选,包括U22国足主帅安东尼奥和国足前U20主帅久尔杰维奇。安东尼奥因需带队完成9月的U23亚预赛任务,无法抽身,这为久尔杰维奇的临危受命铺平了道路。这一换帅过程凸显了国足在低谷期的慌乱与求变心态,也反映了足协对短期稳定性的迫切需求。
久尔杰维奇的执教履历与能力评估
久尔杰维奇并非初来乍到,他在中国国字号队伍中的执教经历已积累了一定认可度。2023年,在国足前主帅扬科维奇的力荐下,他接手国足亚运队,率队在小组赛取得两胜一平的战绩,以头名身份出线;淘汰赛阶段击败卡塔尔后,虽不敌韩国止步八强,但追平了国足17年来征战亚运会的最好成绩。今年2月,他转任U20国足主帅,小组赛两胜一负,以小组第二出线;八强赛中,面对沙特时全场占尽优势,却因被1:0绝杀而错失四强席位及U20世界杯名额。尽管未能带队杀入世界杯,久尔杰维奇的执教赢得了足协等各方的肯定,被视为留在中国继续执教的合适人选。
在技战术层面,久尔杰维奇展现出与伊万截然不同的风格。他常用4-2-3-1体系,强调双后腰的稳固防守,这更适合国足当前实力较弱、前锋线破门难的现实。相较伊万的“长传冲吊”,久帅坚持地面进攻与整体攻防,注重小组作战和高压逼抢。在U20国足期间,他要求严谨,注重细节,球员如王钰栋、刘诚宇、依木兰、蒯纪闻等青年才俊在场上拿球更自信,个人突破与快速攻防转换得以充分展示。然而,久尔杰维奇的临场指挥也暴露短板,对阵沙特时的迟钝换人决策受到质疑,这成为其执教能力中的不稳定因素。
战术转型与东亚杯的短期考验
久尔杰维奇的上任,标志着国足战术体系的根本转变。4-2-3-1阵型的双后腰设计,旨在强化防守稳定性,避免单后腰被轻易击穿的漏洞。这一体系强调地面进攻和整体配合,而非盲目开大脚,这有助于提升国足在控球和转换中的效率。但战术调整的成效,将首先在东亚杯中接受检验。国足将陆续对阵东道主韩国、日本及中国香港队,阵容预计大幅换血,大部分老将告别国家队,久帅将召入曾带过的国青小将,掀起一阵“青春风暴”。
东亚杯的赛程对久尔杰维奇而言,既是一次临场指挥的测验,也是国足重建的起点。与已晋级世界杯的日韩相比,国足近2年内无正式洲际大赛任务,最近的大赛将是2027年沙特亚洲杯。因此,东亚杯的核心目标并非争冠,而是为新人提供舞台:战绩上要求不垫底、不大比分输给日韩,并战胜中国香港队。若能实现,这将为未来正式主帅和大赛储备可选之材,同时验证久帅的短期适应能力。
长远影响与中国足球的出路
启用久尔杰维奇,折射出中国足球在低谷中的挣扎与微光。伊万和久尔杰维奇在执教过程中,力排众议大胆启用青年才俊,这为未来积累了宝贵经验财富。国足已陷入亚洲三流甚至以下的颓势,但谷底仍有青训闪耀的希望,如U20队伍中涌现的新星。然而,选择一名低调务实、愿意扎根中国足球土壤、适合国足的主帅,仍任重道远。久尔杰维奇的代理任期,若能在东亚杯展现进步,或为长期帅位铺路;反之,则可能加剧泥潭困境。
中国足球的复兴,绝非一次换帅就能解决。久尔杰维奇的执教,需在战术纪律与青年培养间找到平衡,避免临场失误重演。东亚杯的“青春风暴”,是短期试金石,但真正的出路在于系统性青训建设。国足若能借此走出泥潭,需从防守稳固起步,逐步重拾信心。否则,亚洲杯的征程将再陷迷茫。
久尔杰维奇的上任,为国足注入短暂变数,但走出泥潭的答案,藏在每一场实战的细节中。东亚杯的赛场,将是希望的起点,或失望的延续。中国足球的谷底微光,亟待转化为燎原之火。
责任编辑:过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