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至十二月,各学院持续进行 参赛项目推进和选拔。各项目的负责人也在推进会上对项目组的思路做法进行答辩汇报,与会的领导、老师针对每个项目从标题、内容、发展方向、应用前景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一场场师生间紧密深入的交流讨论,让参赛同学逐渐明确目标、找准方向。
人文学院
教育学院
哲学与法政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外国语学院
商学院
美术学院
数理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
2021年1月,我校通过线下、线上平台分别举行了文理科项目组别的 校内答辩评选,透过专家学者敏锐的视角发现项目的优点和不足,让同学们更加明晰如何进一步发展项目。经过层层选拔,我校选出其中的优秀作品继续在寒假进行项目推进。下学期我校将举行 挑战杯项目培训、科研讲座以及最终答辩,获奖作品将代表师大进行 “挑战杯”市赛的角逐。
而对于每一位踏上“挑战杯”征程的同学来说,这的确是一场 难忘的筑梦之旅。这一路上有师长的悉心教导、有同伴的并肩作战,伴着欢笑或波折, 旅途的终点是成长。
教育学院 赵悦皎
整个项目从萌生想法到确立选题,再由研读相关政策、理论知识后编撰调研问卷到走出去落实调研行动、撰写干预指导手册,都要感谢老师们的指导和团队成员的齐心协力。我们的团队成员由多个不同专业的同学组成,在这过程中,我不仅拓宽了知识面,学习了更多专业相关的知识,也更有勇气与他人进行交流。希望我们可以顺利完成理论、实证、干预的研究,使我们的成果对社会有所贡献!
美术学院 刘朱怡
参加“挑战杯”需要 整个团队为之付出,共同努力。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面,我们经历了项目考察、项目成员开会、与指导老师和专家讨论打磨、研发课程、项目落地、项目评估等。在这期间,团队成员之间无数次进行思维碰撞、研讨方案、线上开会、修改PPT、完善课程、教学实践等等,4万多字的文稿、二十几个版本的PPT……这些都需要 整个团队的坚持与努力。在经过第一次答辩后,我们依旧会 继续奋斗、不断优化,继续前行!
哲学与法政学院 徐凡
从院级选拔到校级入围,我们在“挑战杯”课题的准备过程中收获颇丰,但我们深知这是一场艰难而持久的“战斗”。
这段时间,我们不仅学习到了很多关于科研规范和专业技能的知识,也深刻感受到一个优秀的团队对于项目开展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团队应该分工明确,各有所长,每位成员都 对比赛保持着负责的心态之奋斗。在我们团队,我们会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和特点来安排任务,保证工作圆满完成,也让每一位成员得到锻炼。
调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需要我们的 倾心付出才会有所收获的,它是实实在在需要你亲身经历的东西。 耐心、态度、坚韧,都是需要的品质。面对现有课题的不足,我们团队也会 不断改进和充实课题内容,为我们共同的梦想一直坚持下去!
“挑战杯”的征程还在继续,希望通过竞赛,我校学子能够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积极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关注社会热点,利用所学在科创赛事平台上展现创新风采与青春活力。最后 预祝师大学子在第十七届“挑战杯”竞赛中再创佳绩!
♫【团团求贤令】集合啦!融媒体人!风里雨里,我们等你!
♫腊八遇见大寒,这样的温暖更“粥”到~♫薪火相传 师道永恒丨上海师范大学第二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半年纪实
第2276期
1月25日 多云
8℃ /13°C
来源 | 校团委
美编 | 星月
责编 | 啦啦
审核 | 水函
为同学们加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