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很多家长会说我们踢球不是为了成为职业球员,就是强身健体或者为了体育特长生进入好学校,但是身体过早透支,即使你不成为职业球员却会有职业球员的伤病伴随一生,岂不是更不划算。
那么国内基本功的大强度训练有好处吗?
当然,它会让孩子的球感非常出色,看起来在球场上潇洒自如,那么这里我说下自己孩子身上发生的事情,在上海这个足球小学训练了两年的情况下,因为自己的计划提前,我们在七岁半的时候来到了欧洲青训强国西班牙,并且到了西班牙青训宝地,世界青训的摇篮巴塞罗那。
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巴塞罗那是世界知名的足球水平最高的殿堂,来到这里青训俱乐部成百上千,孩子因为基本功出色,在融入集体的训练中除了语言障碍其它项目并不逊色。
但是好景不长,在一次俱乐部组织的友谊赛中,孩子在正式比赛中出现了从来没有的情况,不会踢比赛。
这之前在上海也并没有发生这种状况,在西班牙训练中也看不出差别,但是到了正式比赛居然很难融入整体。
之前的基本功基本不好使了,失误频频,拿不住球,无法抬头,原地不动等种种惨不忍睹的现象一一出现,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如此的状况?
现在看来通过几年的沉淀我说说自己的看法:无法适应比赛节奏,这是最主要的,因为在如此快节奏的比赛之中,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节奏的加快让对抗更加激烈,让思考时间更短,让位置变化必须更加迅速,让提前预判更加重要。
在种种比赛环境变化的情况下之下的基本功真的用不出来了,因为更加激烈的对抗让身体动作变形,节奏的迅速让思考变短导致失误连连,同伴与对手位置的快速变化让自己无所适从,所以在正确的时间很难出现在正确的位置。
西班牙小球员阅读比赛的能力也是非常强的,这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我们的孩子从小缺乏高质量的比赛,比赛经验不足。
西班牙的俱乐部青训体制是怎样的呢?
西班牙的青训是以俱乐部为主,基本可以让校园足球靠边站,校园足球在西班牙可以忽略不计。
这和日本如火如荼的校园足球和高中联赛形成鲜明反差,西班牙青训俱乐部从三四岁到十八岁所有年龄段都非常整齐。
同一个年龄有些俱乐部有三到四支队伍,大的青训俱乐部甚至有十多支队伍,队伍按照字母顺序ABCD以此类推代表不同水平,参加不同级别联赛,一般16岁之前每支队伍每周的训练次数是三次,每次1小时或1.5小时,周末比赛。
16-18岁每周可能训练四次,每次1.5小时,周末比赛。无论是西甲联赛还是成人业余联赛或者青年联赛,在西班牙每周最多只有四次训练,每次1.5小时。
西班牙青训俱乐部每支队伍一般两到三个教练,职业俱乐部更多,以巴塞罗那梯队为例,一支队伍加上队医的话教练组成员多达7人。
训练内容很少练习人球结合的带球,传球,绕杆,颠球,更别提跑圈了。
训练之前教练会做好训练内容,在更衣室简单讲解之后入场训练,训练之中一般很少休息,节奏很紧很快,主要是三组两组之间的快速攻防转换练习,传接跑位,战术打法演练,角球定位球演练。
少儿训练会插入游戏环节,但也是结合比赛设置内容,会根据上一周的比赛不足环节,改进训练内容并根据不同对手做出阵型调整,教练会经常侦察对手的比赛制定战术。
在这里我想回到前面所提到的一个教练亲身示范的话题,在西班牙的教练带队训练时候很少做示范动作,不做并不是因为做的不好,有些教练甚至在踢成人联赛,是现役半职业球员,技术球感都非常出色,但是他们很少去给孩子做示范动作。
经过询问一些教练朋友得到的答复是,所有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风格,教练只是负责指导规则与技巧,一般不会去纠正每个孩子的动作与风格,因为孩子没有天赋无论你怎么纠正都无济于事。
如果一个孩子天生就是踢球的材料,你过多干涉反而适得其反,在规则之内孩子们会创造属于自己的风格与想法,形成自己的球风。
西班牙青训俱乐部的小球员的技术一般都是在对抗中磨练形成的,有拉扯,猛烈撞击,铲球,快速跑动的情况下去思考怎样处理球,你让孩子来几个花哨一些的颠球技术都很难完成。
除此之外,西班牙的青训俱乐部在18岁之前很少开发孩子的爆发,一般会建议训练一些小的核心力量,主要是练习灵敏性,协调性,柔韧性,脚下频率以及快速思维。
另外并不是说颠球,带球,绕杆,盘带这些个人练习的项目就没人练习,球员一般视此等项目为家庭作业,平时在家里或者附近空地自己练习。
其实在欧洲球员与教练的眼中,对于基本功的概念应该是在一个快节奏的比赛之中合理运用个人技术与身体,完美的无球跑动,快速思维能力,优质的比赛阅读与积极的比赛态度,都是欧洲教练所看重的一个优秀球员所具备的基本素质。
综上所述我认为中国与欧洲青训的理念和思维差距不小,我们用大量的时间和方向用于个人与球之间的训练,等于说在课堂之上一直着重在讲别人的家庭作业。
另外我们的教练,一般比较喜欢纠正一些自己看不惯的踢球风格,殊不知这纠正的不是错误,而是抹杀创造力。
我们大量的基层教练自己从小并没有接触过先进的战术理念,所以也无法授予青少年球员从小的一种战术思维,还有就是训练时间的拖沓,一个项目训练很久,枯燥无味,拖慢了训练节奏和对抗强度。
对于自己喜欢的球员用到底,不喜欢的球员板凳坐穿也不用,西班牙在一定年龄之前有球员上场时间的保护机制,从这一点看让一些大器晚成的孩子不会遗漏。
再加上我们的青少年长期缺乏高质量的联赛,队伍实力之间差距太大得不到锻炼等等举不胜举的因素,导致中国青训一直原地踏步逆水行船。
其实足球从娃娃抓起这个方向绝对没有问题,只要耐心走下去不折腾,相信中国的足球水平会有腾飞的那一天。
· · · ·
『 近 期 看 点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